站内搜索 索
·欢迎光临九龙教育研修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综合改革 >> 项目实验动态 >> 正文
项目实验动态
未来学校创新计划项目组召开项目培训暨工作考评总结会
来源:未来项目组 作者:未来项目组 上传时间:2021-06-24 点击次数:
  


2021年6月22日,中国教科院专家曹培杰、姜晓燕、康建朝、吴云雁一行到区,对未来学校项目组开展培训、调研和指导。

一、项目专题培训引领

上午,项目培训会在天宝实验学校进行,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晓燕博士和曹培杰博士进行专题讲座。来自本区的14所项目学校和3所伙伴学校的领导及老师参与了培训。

中国教科院姜晓燕教授首先带来《在构建“惬意学校”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姜教授指出“惬意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它是教师的进修学校,教师在阅读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中国教科院曹培杰博士给与会的老师做了《唯有惬意,才能未来——面向未来学校的课堂转型》的专题讲座。曹博士从学习的时代变迁谈起。 指出,到了现代,学习越来越呈现出实践性、参与性、情景化的特征。因此,提出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一是面向真实的项目式学习;二是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三是强调通融的跨学科学习。并在讲座中指出,学习方式变革能否持续,需要教学机制的创新:一是弹性课时安排;二是学习场景相互通融(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三是跨班级共享老师。

通过此次培训,各项目学校对未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互联网大背景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二、项目专项调研指导

在未来学校项目培训的同时,康建朝、吴云雁两位博士及项目组慕长岭和傅彦琳老师先后来到鹅公岩小学和火炬小学调研指导未来学校建设工作。

在鹅公岩小学,专家组一行走进智慧生态园、路演平台、创客教室,观看创享搭建、3D设计、创意电子、图形编程和离别诗词教学等未来课堂,并与学校干部进行座谈交流。赵晓其副校长从建设学习空间、推进课程建设、探索未来课堂、总结项目经验及未来学校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未来学校建设工作的汇报。康博士充分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创客课程覆盖面广,学习在真实发生,并希望空间建设在生态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智慧元素,注重“生态+智慧”的有机融合。吴博士提出希望学校将未来学校活动向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实现“学校+社会”的双向育人功能。

在火炬小学,专家组参观了学校校园建设,了解学校在空间建设与改造、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智慧课堂实施等的具体实施情况。李学久校长介绍了学校项目实施情况,并提出办学过程和项目推进中的“公平”“适合”“质量”的设想以及在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康博士高度肯定了火炬小学打破学校、教室、学科和时空的边界,精心开创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注重体验式的学习构建,在学校有限的空间之内做了很好的改良和创新,赞赏了学校将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再造、学习空间设计和组织创新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融合处理,项目推进工作成果显著。两位博士提出就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教育的发展问题,将积极向教育部建言献策,确保面向未来的教育持续高速发展。

三、项目工作考评推动

下午,项目组2020—2021学年考核总结会在天宝实验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继续进行。大会由唐杰副组长主持,14所项目学校和3所伙伴学校先后进行了学年工作交流。中国教科院姜晓燕、曹培杰、康建朝、吴云雁四位专家全程参与并进行点评。

 

大会第一项议程是项目组副组长唐杰对此次总结会的背景、意义做了阐述,同时对各项目学校前期工作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公布总结程序由项目学校交流发言,中科院专家点评,项目学校互评,项目组评议组成四个环节组成。

紧接着各项目学校通过大量的文字,数据,图片,表格等形似,就这一年来从学习方式变革,空间结构升级,学校课程再造等方面依次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展示,充分展示了各个学校的推进成果。随后项目组汪世君老师做项目组的总体年度报告,用数据和事例高度概括了本学年度项目工作亮点,常规考核和推进方向等。

最后,专家组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点评:各项目学校坚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建设中不断创新,打破壁垒,寻求未来学校的建设方向。曹培杰博士还就未来学校的建设提出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引:以前我们的教学是“小规模的个性化学习”,现在的教学是“大规模的标准化学习”,我们未来学习一定会是“大规模的个性化教学”。同时他希望项目学校抓紧推进未来学校建设,希望九龙坡区在新的跑道上能够崛起一批未来学校建设优秀项目学校,能在全国未来学校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九龙教育研修网
联系电话:(023)68411004 渝ICP备12004060号-1
学院地址:重庆九龙坡区新华七村1号 教师进修学院 邮编:400050
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23)68416070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