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索
·欢迎光临九龙教育研修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综合改革 >> 项目实验动态 >> 正文
项目实验动态
中国教科院专家指导九龙坡区未来项目实验
来源: 作者: 上传时间:2019-11-18 点击次数:
  

2019年11月11—12日,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专家王伟、孙连成、李佩宁一行到九龙坡实验区指导未来项目建设,开展专题培训并到项目实验学校开展现场指导。

高阶思维引领课堂变革

11月11日,中国教科院九龙坡实验区未来项目专题培训在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进行。在简短的开班仪式后,美国教育联合会国际部副主任、驻华代表处主任孙连成以《以高阶思维引领学习变革》为主题,让学员了解什么是高阶思维能力,并以丰富而生动的案例详细讲解了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孙教授的幽默风趣和充满教育智慧的语言赢得了学员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下午的培训中,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副主任李佩宁教授重点讲解当下比较流行的知识深度等级系统(DOK)的四个等级:回忆与记忆、概念建立与思维技能、策略化的思维发展、延展与发散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李教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例帮助老师们理解,孙连成教授和李佩宁教授现场出示图片,请老师们提出相应等级的问题,指导老师们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们的高阶思维;再通过多种小组合作的活动让老师们在交流分享、头脑风暴中获益匪浅。

短短一天的培训让每位学员老师都受益匪浅,高阶思维可以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教学实施策略将激发课堂更强的生命力,帮助老师们在课堂的主阵地收获更多的成功。

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

11月12日上午,中国教育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王伟老师用富有磁性的嗓音,结合各个教学案例,给学员们带来了关于未来学校实践和STEM教育的知识,今天学习的关键词:实践探索、创客、STEM。

首先,王主任介绍了未来学校实验室的相关情況,未来学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然后,王主任通过《我的世界》编程课视频案例,详细讲解STEM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王主任还结合现场提供的案例,提出了目前学校STEM教育开展的困惑。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出来做什么?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引导大家明确:只要围绕本源性、教学性、主导性、真实性和普惠性来进行教学设计,就能让STEM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最后,学员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今天的学习划上完美的句号。

到校调研指导

专家来渝期间,专家组成员还分别到鹅公岩小学、华梁学校、天宝实验学校、火炬小学、育才中学等项目学校实际参观,调研指导,给出项目建设具体建议。

鹅公岩小学在11月11日上午,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王伟副主任,在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唐杰副院长和王开明主任的陪同下,来到鹅公岩小学对未来学校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专家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植物园和风雨操场等校园环境,指出学校可利用植物园开设植物小百科课程,学生为植物制作二维码,学生在“露天剧场”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植物的知识,从小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还可利用校园坡地打造涂鸦墙或攀岩墙,赋予学校外部空间教育功能打造“自然学校”。接着,专家组查看了学校物联网实践室、电子DIY实践室、生活体验馆、3D打印室、机器人实践室、小天鹅电视台等创客空间,询问创客教师学习空间应用和课程开设情况,对学校创客课程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学校可开展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的创新课程。随后,专家组与学校干部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会上赵晓其副校长代表学校从项目总结、建设思路和未来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汇报。王伟副主任肯定学校有校园改造力强、教师专业能力强和创客课程建设“三个”基础,指导学校做好顶层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内部和外部空间,加强非正式和正式学习空间的建设,将“未来教室”和“智慧教室”有机融合打造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唐杰副院长肯定学校过去一年取得的优异成绩,强调指出学校做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建设方案,着力打造一所特色鲜明的未来学校。

华梁学校11月11日下午,王主任一行考察了华梁学校建设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空间设计给予了肯定。从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无边界课堂以及以学生为核心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指导。希望学校能打造为一所有故事的学校。邹主任对学校工程建设进度,教育设施设备采购,教室灯光照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天宝实验学校11月11日下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伟主任天宝实验学校对未来学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区教委副主任邹江霞、刘皓等领导陪同。专家和领导一行首先参观了校园,重点看了学校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功能室,以及语言培训、书吧、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校本课程活动场所,大家对天宝学校合理利用学校场地、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大胆开展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随后的交流和研讨中。听取了天宝学校就组织创新、课程设置、学习空间拓展以及学习方式变革四个方面的工作汇报了创建未来学校的建设情况,刘淑兰校长接着对创建未来学校谈出了学校的思路和措施,并希望重点通过再造自信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打造智慧课堂,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未来学校的建设。王伟主任肯定了学校所做的工作,并建议学校立足实际,看重长远,做好未来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并通过建立功能齐全的学科实践室、创客基地,大力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课外,由动转向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学校的建设一定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火炬小学:11月12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连成、李佩宁两位专家来到火炬小学校园。首先观摩了一年级二班语文老师肖丹执教《影子》一课:孩子们用小手指着平板里的生字,脆生生地朗读着,同桌你读我听真有趣!检测的时候到了,平板上的音节、词语连线全都难不倒孩子们,唰唰2分钟内全部提交成功。哇!98%的孩子都做正确了!在四年级五班教室里,数学老师唐婵正在执教《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老师问:“怎样才能让客人们尽快喝上茶呢?”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在平板上迅速拖动着图片和箭头,3分钟内全班同学完成了沏茶的流程图。老师任意点开3张流程图,“老师,上面没有标箭头,看不出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老师,找茶叶和洗茶杯可以同时进行!”“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做……”原来孩子们是在热火朝天地学习呢!火炬小学肖丹老师疑惑地说:“昨天非常有幸聆听了孙主任做的关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报告,今天也在课堂上尝试了一下,但还是做得不够好,恳请专家们的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连成主任笑着说:“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大上,我们也可以把它落实到课堂上。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表达,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面向未来的教育就需要培养出有思想、有自信的人。”火炬小学唐婵老师也有些疑惑:“课堂上我看孩子们似乎都知道怎样沏茶最快,所以就没有再组织小组交流。这样做对吗?”“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很有必要,看似学生全部都懂了,但往往还有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学生可以通过他们的语言系统实现互帮互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李佩宁老师谈道。区教师进修学院慕长岭老师补充道:“火炬小学在九龙坡区未来学校项目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李学久校长从学校的组织架构、课堂模式、学习空间的拓展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在未来学校项目建设中所做的大胆尝试。原来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探讨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以及未来教育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连成、李佩宁两位专家对火炬小学在未来学校项目组“先行先试”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肯定。面对学校提出的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怎样从保底到高效,两位专家“支”了“招儿”:1.以周为单位,坚持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的提高;2.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表达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3.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提问和质疑,自己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重庆育才中学: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王伟副主任、区教委邹江霞副主任,教育服务中心熊文主任、未来学校项目组唐杰副组长及相关人员一行又前往育才中学调研。育才中学郭华书记,江明华副校长等一行陪同。首先了解了学校的智能化系统,电子班牌管理,各大实验室配备和实践应用,还参观了学校在建科创中心,了解科创中心的各大项目设置及师资状况。学校还介绍了在建陶行知纪念馆、运动场、体育场馆等规划设计。了解了学校的教育空间和设施设备后,调研团队和育才中学一起研讨。王伟副主任建议:理化生实验室建议开放,让学生随时参与;科创中心VR实验室的搭建进一步落实,师生作品展示数字化,建议搭建数字文化墙;智慧校园信息化升级改造。王伟还从生活教育为切入点,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领域与生活融合,这和育才中学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国家已将高阶思维认知能力列为未来人才的必备技能。九龙坡区未来学校项目组及各实验学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抓住未来教育的核心,积极建设以人文本和个性化设计的课堂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具备高阶认知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此次专题培训和调研指导,在中国教科院专家引领下,我区未来项目建设的内容已经明确纳入高阶思维、STEM教育等内容,项目建设方向更加明确,道路更加坚定,学校定会在未来学校实验的道路上更加蹄疾步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九龙教育研修网
联系电话:(023)68411004 渝ICP备12004060号-1
学院地址:重庆九龙坡区新华七村1号 教师进修学院 邮编:400050
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23)68416070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