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进实验区建设”主题,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实验区建设1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实验区建设成就与经验,共同探讨实验区未来建设。中国教科院领导、各实验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口指导所所长、实验区专家组组长、菜单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九龙坡区教委副主任郭华、院区合作办主任李宗明作为九龙坡实验区代表参加会议。
在实验区成就与经验分享环节,郭华副主任代表九龙坡实验区,作为六个实验区发言代表之一,对九龙坡实验区围绕建设基础教育一流强区目标,深化院区合作,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从着眼“一流强区”发展目标,整体谋划实验区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实施六大项目;按照“合作共建”实施策略,创新落实五项机制;践行“求真务实”精神作风,合作共建初见成效四方面,介绍了九龙坡实验区工作目标、内容、方法和取得的实效,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对口指导九龙坡实验区的中国教科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也作为唯一的对口指导所代表进行了发言。
会上,中国教科院高宝立副院长总结了中国教科院自2008年5月以来,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区域发展模式,整体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十年来的工作成就,特别肯定了九龙坡区以生为本、优质均衡教育特色凸显。
中国教科院崔保师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领导重视、院地协同,是建设好实验区的基本前提;整体研究、系统谋划,是建设好实验区的基础工作;科研引领、项目带动,是建设好实验区的主要载体;机制创新、合作共赢,是建设好实验区的根本动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是建设好实验区的重要原则。崔院长对推动和深化实验区改革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内力与外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等关系,强调改革需要干劲、冲劲和韧劲;二是进行机制创新,改革和探索“1+N+5”机制,即突出一个主题,选择和确定若干个清单、项目,提供5个基本支持和保障;三是通过创新指导方式、加强区际交流、加大成果凝炼推广和加强考核评价、组织保障等措施,推动实验区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