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为培养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让大家体验到劳动的光荣,10月26日,玉清寺小学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秋季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古代农庄为载体开展研学旅程,活动中同学们“傍桑阴,绞蓝染;话皮影,作羹汤” 。

五谷课堂中,同学们接触到指导农业活动的二十四节气。芒种、小暑、白露……同学们专心倾听、互动踊跃。现场主持人问道:秋食又是什么呢?原来是秋天的食物。大家一起筛玉米、磨玉米,制作秋食,品尝亲手制作出的玉米羹。同学们既兴奋又感叹,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知道了制作食物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一定会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蓝染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透明的塑料杯里装着槐花、姜黄、紫草、石榴皮等等。同学们认真倾听,细心观察。从哪里取紫色呢?在哪里获得黄色呢?黑豆皮提取黑色,石榴皮提取红色!青色是采用蓝草制成的,故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传世!一问一答中同学们自信满满。“绞缬”是秦汉时期就出现的扎染工艺。同学们戴着手套,双手侵入染缸,一紧一松,一张一弛,让染料充分浸入白布。在氧气的氧化下,层次分明,丰富隽永的蓝色印在白手绢上。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在同学们的手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在皮影剧场里,同学们观看《神农尝百草》皮影戏,不少同学亲自上阵,和同学一起来了一场“皮影跳舞”,寓教于乐。丰年小院,同学们架起木轮车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泥人小坊里,同学们用面团做起了熊猫,小狗,糖葫芦等等。同学们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田野、走进生活,在旅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
霜降碧天净,秋事促西风,寒风也吹不走同学们的热情。这次的旅程不仅让同学们接触节气、蓝染、皮影等传统文化,也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教育了同学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让大家懂得了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磨炼意志;让大家体会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