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人防建设是国之大事,人防教育是民之常态。近期,为献礼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周年,九龙坡区教委、区人防办联合开展了“献礼人防创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其中首届“行知杯”人防教育优质课决赛于12月10日在九龙坡区六十五中学举行,经过学校初赛、片区复审层层选拔出的16名选手参与了此次赛课决赛,区人防办副主任文和明、指挥应急科科长李朝辉,区教委基教科副科长胡伟,区教师进修学院人防教研员陈中海,全区人防教育任课教师等人员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本次赛课内容涵盖了空袭的防护、出行和集会安全等多个内容,既有对历史的呈现,又有对未来的预设;既有高大上的国防科技,又有脚踏实地的身边小事。在赛课课堂中,参赛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一条线索、一个故事巧妙地将应急避险等人防教育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国际国内形势、防灾避险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故事、实作活动、现场演练等形式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发表意见、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白了人防教育的重要性和防范的注意事项,掌握了应急避险实战技能和方法,对国家认同、危机预判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培养了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沉着镇静自如应对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有效地落实了人防教育的教学目标,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人防教学课堂。

天宝实验学校的李娟萍老师执教的是《空袭的防护》。以“重庆大轰炸”“阿亚战争”等影视资料引入,通过对比现代和传统空袭带来的巨大杀伤力和不同,吸引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通过ppt学习人防工程建设、结构、使用等,在故事串连中,通过自学、讨论、活动学习使用人防工程的注意事项。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疏散、掩蔽和隐蔽等空袭防护方法。全课设计占位较高,内容层次清晰,师生交流展示充分,难点内容突破见成效。

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的曾成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出行和集合安全》,他以奇奇和悠悠两个虚拟人物想到网红重庆打卡,要通过四个关卡才能实现为线索,巧妙将“出行的相关安全常识和准备——火车出行——城市交通——集合集会”等出行安全防护的知识串接起来,通过层层闯关、共同演练、抢答示范、联合仲裁等学生活动,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获得了在场评委和学生的阵阵掌声。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模拟“集会摔倒自救”

安全出行三字经

认真听课的评委们
区人防中心教研组的黄勇和陈李俊两位老师分别对两个赛场的比赛作了精彩的点评,区教委基教科副科长胡伟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人防教研员陈中海老师进行了补充。他们讲到在初中开设人防教育课,是人民防空法赋予的光荣义务,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锻炼临危不惧的健康心理,提高应急避险的实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高度评价了此次决赛中选手们展现出的高超设计水平和教学能力,赞扬他们在课堂中“知行结合”,将“行知”思想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突显了人防教育的学科特点,突出了学生的动手演练和实作能力,将人防教育的课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希望各学校要紧紧围绕“强”思想、“立”机制、“活”课堂、“重”应用等方面,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全区学校人防教育全覆盖,为孩子们扣好能相伴一生的“人防扣子”。

区教委、区人防办领导为参赛选手颁奖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重庆育才成功学校的曾成和天宝实验学校的李娟萍2位教师斩获一等奖,西彭一中的苏家莹等6名教师荣获二、三等奖。“献礼人防创立七十周年”的手抄报、摄影作品和征文等系列活动正在有序的进行中。

“袭击来,有警报,怎样鸣,要知道……”
关注人防就是关注生命,抓好人防教育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基,本次“行知杯”人防优质课竞赛活动,经过层层打磨、层层选拔,加强了对人防教育的研究和辐射作用,带动了学校师生的关心和重视,促进了全区各学校的人防教育工作,展示交流了近年来我区在人防教育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防教育教师。人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期待九龙坡的人防教育越来越扎实、越来越精彩,为全面落实“五五行动”,创建基础教育一流强区而贡献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