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下午,重庆市四十七中学举行第六期贤者大讲堂活动,吴兴海校长以“责任 荣誉 国家”为主题,为全校教职工带来了一场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讲座。
吴校长深情地讲述了时代楷模王红旭胸怀大爱、见义勇为的故事,并结合“暑假教师阅读活动”学习陶行知先生著写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养》,以及“迎接巾帼英雄孟晚舟回家”的新闻报道,向老师们生动的诠释了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教师的荣誉是什么?教师的家国情怀是什么?
“心中有爱,生命有光。2021年6月1日,在大渡口万发码头,两名儿童落水,王红旭老师毫不犹豫,百米冲刺,用尽全力完成生命的托举,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5岁,留下了妻子和年仅3岁的儿子。”吴兴海校长饱含深情的讲述感动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从王红旭老师身上,吴校长讲到他对教师责任和担当的理解:一是安全至上。学校、教师要营造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二是做好教书育人。吴校长强调,教书是过程,育人是结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和健全的人格。三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山雄有脊,屋固有梁。教师肩负育人使命,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为民族富强、国家昌盛培养接班人?吴校长结合暑期教师阅读书目《优秀教师的自我修养》和老师们开展交流。尤其谈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他希望这四问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老师的座右铭: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他激励老师们树立“健康第一”意识,要劳逸结合,通过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强健体魄,调节心理压力。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要做到“一、集、钻、剖、韧”五个字,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要专心一意的研究,多多收集材料,尽力往里钻,坚持不懈地坚持下去,一定能豁然贯通。在工作中要“站岗位”,各司其责、认真负责,要“敏捷正确”,熟练精细、高效完成,要“做好为止”坚持不懈,有头有尾。在德行上要做到身正为范,要讲“公德”和“私德”,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前面。
紧接着,吴校长向大家谈了开学一个月以来他进班听课与师生交流的感受,谈到了少部分教师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而深入谈到了什么是教师的荣誉。他说:教师的荣誉不是自封的!不是“等、靠、要”来的!教师的荣誉是在无数节课堂中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中干出来的;教师的荣誉是在对学生无数次苦口婆心、耐心细致、无私奉献的教育中拼出来的;教师的荣誉是在反复研读教材、不断创新创造教法学法、不断实践反思中积累起来的。他接着总结:教师的荣誉是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是对教育事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师的荣誉是学生的成功、成才、成人,是学生对我们的感恩和无限敬仰;教师的荣誉是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语言,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感言,引起全体教师的强烈共鸣和不断深思。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一句深情的告白将全场的气氛拉向高潮。最后,吴兴海校长结合华为财务高官孟晚舟在朋友圈发布的《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一文,谈到了孟晚舟事件的起因、启示和结果。他感悟道:“没有大国崛起,哪来小民尊严。”他希望全体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这篇感人肺腑的“归乡感言”在各班宣讲,将爱国行动落到实处,引导孩子们一定牢记: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永远跟党走,立强国有我之志。他还希望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牢记党的育人方针,结合学科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他认为: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不爱国的教育,肯定不是真的教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通过这场精彩有耐人寻味的主题宣讲,让我们深刻的领悟到:对于教师,责任即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孩子坚守教育人的责任!荣誉即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的成长赋予我们的荣誉!国家即是有国才有家,国是最大家,时刻把国家的利益、发展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