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索
·欢迎光临九龙教育研修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等教育 >> 教研快线 >> 正文
教研快线
“承前启后”谋全局 “瞻前顾后”促发展——九龙坡区高新区基于“小初衔接”单元整体教学的记叙文课例暨“两传统”进课堂研讨活动
来源: 作者: 上传时间:2021-05-27 点击次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021年5月19日,九龙坡区、高新区“聚焦单元教学要点 传承中华传统精神”为主题的“小初衔接”系列活动之单元整体教学的记叙文课例暨“两传统”进课堂研讨活动,在重庆市六十五中学顺利开展。

本次教研活动由中学语文教研员何生宏老师主持,小学语文教研员彭静、叶林、竹永萍和中学语文教研员全程参加。区教师进修学院钟及龙院长,江涛书记参会并指导。何老师简洁明了的开场白后,活动拉开帷幕。

观摩 学习 细品味

重庆市六十五中学小学部的王小莉老师带着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王老师抓住时间词,理清文章的顺序和事件,总结写作事件的方法;立足文章描写方法,感悟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强化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用名人话语,视频资料等拓展文章内容,走近英雄人物,使“两传统”教育很好地融入到课文教学中。

王老师巧妙引导细读,恰到好处的点拨,感染着学生的情绪,激扬着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世界里畅读遨游,孩子们深受文中人物革命精神的激励,如清流中的一叶扁舟,奋力前行,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中学部胡瑶老师引着七年级六班的孩子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胡老师紧扣阅读策略,设计单元教学重点——略读。在“与先生相知”的教学环节中,以文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作为略读的抓手,并以“思维导图”作为略读成果的检验,指导学生提纲挈领地读课文,引出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事件的顺序能否调换?”这样一个主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明确议论性语言在文中的作用,从而掌握叙议结合写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在“与先生对话”环节,胡瑶老师摒弃了“碎问碎答”的教学方式,设计小组学习内容——角色扮演、与叶老对话,通过学生互问互答互评,以参与式、驱动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叶圣陶先生的内心世界,深刻的领悟到叶圣陶先生的美德,在那些简淡的文字中品出真味,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更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内在语用系统,提升自我的语用品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胡瑶老师精彩的讲析 ,准确的校补,巧妙的引导,发散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思想,启迪学生心灵。

两个学段的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层面。但是指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是所有学段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正途。

两节课80分钟,参研的老师们心无旁骛,神情专注,认真琢磨,细细品味。

研课 碰撞 共探讨

教研员随机抽取在场老师组合小组,以这两节课为例,探讨“核心素养和学习方式变革”小学和初中的异同以及“两传统”进课堂有机融合点。现场交流讨论中,老师们的思维相互碰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思维导图,将小组观点分享。在座的老师和重师研究生团队代表也紧扣活动主题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共研,共论,共学”的良好教研氛围中互助互学互进步。

汇报 成效 传经验

谢家湾小学陈瑜副校长、重庆市六十五中学李仕洪主任就自己学校 在“小初语文衔接”的探究作了汇报:谢家湾小学语文老师贯读初高中教材,研究中高考题型,寻找与小学内容的契合点。重庆市六十五中学在认真踏实做好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基础上,把所研究的理念通过教研活动渗透到老师的思想中,落实到实践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从汇报中,与会者感受到两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在小初衔接上,扎实地开展教研工作,不辞辛劳的乐研精神;两所学校宝贵的经验成为语文老师探寻之路的照明灯。

总结 引领 促进步

研讨活动接近尾声,小学教研员彭静老师和初中教研员何生宏老师对今天这两节课体现的理念作了分享,老师们深受启发。随后进修学院江涛书记作总结性的发言,对两所汇报学校的领导围绕研讨活动的主题发言给予了肯定,强调教研活动应奔着解决老师和学生的问题而展开,现场研讨小组的分工合作,促使人人成为研究者。并提出希望:老师们要有“谋全局”的思维,小学老师得向前看,初中老师多回眸,做好做实小初语文教学衔接。

本次小初语文衔接研讨活动,为各校小初语文老师的有效交流对接搭建了平台,促进小学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活动结束,但语文老师的研讨不会止步,为了学生和自身的发展,宜抬头,宜俯身,“瞻前顾后”继续前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九龙教育研修网
联系电话:(023)68411004 渝ICP备12004060号-1
学院地址:重庆九龙坡区新华七村1号 教师进修学院 邮编:400050
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23)68416070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