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上午,以“‘做中学,学中思’动手动脑学科学”为主题的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三四年级科学实验研训活动在歇台子小学举行。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潘波老师以及来自九龙坡区、高新区的两百余名科学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训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实验课展示,第二个环节是三四年级实验教学与实验监测量表研讨。
在第一个活动中,我校的两位青年科学老师执教了两节实验课。其中,张霄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实验课《运动和摩擦力》,苏杭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实验课《测量降雨量》。
在《运动和摩擦力》一课中,张霄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摩擦力,并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对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进行探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产生的摩擦力不同:滑动产生的摩擦力大,滚动产生的摩擦力小。在课的最后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例子。
三年级的科学课《测量降雨量》中,苏杭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降雨量工具—雨量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凭借主观感受模拟了大雨、中雨、小雨,并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了降水量。
在第二个活动环节中,全体科学老师在区教研员潘老师的带领下,对三四年级实验教学与实验监测量表的研制进行深入研讨,老师们研讨认真,积极发言。老师们也对平时实验教学中的遇到实验问题进行请教,其他有经验或是有解决方法的老师也纷纷提供建议,互相学习借鉴。现场研讨氛围非常热烈、高效。
在本次区科学教研活动中,歇台子小学牟映校长全程参与了听课和老师们的研讨活动,还对科学实验课如何上,做了重要发言,谈了自己切身感受,强调了科学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而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所有的科学老师都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