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暨“三次备课”组本教研交流在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综艺楼6楼翔.行为艺术中心进行。本次培训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叶林老师主持,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一、二年级语文教师近300人参与了培训。
谢家湾小学的施立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二年级的课例——《我要的是葫芦》。老师没有试讲,学生也没有预习,课堂生动有趣、真实地展示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施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步步展开教学。课前,让学生猜今天上课的内容,并说出依据,就是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开课听词语,说发现,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及联系;课堂上以“种葫芦的人最后却没有收获一个葫芦”为话题展开讨论,是引导孩子明确“蚜虫、叶子、葫芦”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不同,感受种葫芦的人心理变化的原因,是在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式悟出道理。参培老师根据叶林老师的两个问题,积极参与互动评课。老师们谈到,施老师的整堂课步步紧扣“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孩子学得轻松、自然、快乐,老师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很好地落实了单元教学目标。
谢家湾小学的刘婧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经验。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表述的多样性,举了二年级语文的三个课文实例:《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详细地解读了如何通过这三个文本去初步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以及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述的多样性。
在场的老师分学校现场实践讨论,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为《寒号鸟》设定教学目标。老师们紧扣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现场交流,互动,进一步明确了单元整体意识。
华岩小学贺燕秋老师给老师们分享交流了该校教研组的“三次备课”。贺老师围绕四个方面:什么是“三次备课”?为什么做“三次备课”?怎么做“三次备课”以及改变和收获来进行一一讲解。这次交流促进了老师们对备课的深度思考,如何着力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做到优化校本、组本教研交流,从而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老师的必修课。
最后,进修学院叶林老师对本次教研交流做了总结。叶老师希望老师们一定要加强教材研究,进一步明晰单元整体意识,深入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方向,深入推进各学校“三次备课”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
谢家湾小学施立老师执教课例《我要的是葫芦》
谢家湾小学刘婧老师分享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经验
华岩小学贺燕秋老师交流该校教研组的“三次备课”经验
现场实践讨论
进修学院叶林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进修学院叶林老师和老师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