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一二年级语文教师代表齐聚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参加了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标、教材、教法研讨暨质量监测分析低段教研活动。
首先,九龙坡区小语教研员叶林老师带领全体参会老师简要回顾了统编教材解读研究历程,明确随着教材解读的慢慢深入,我们逐渐应该从知道“教什么”过渡到知道用教材“怎么教”“怎么学”。九龙坡区每年进行的质量监测作为一种评价方式,立足于课标与统编教材体系,对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紧跟评价的指挥棒,将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接着,谢家湾小学的老师分享了他们以学生学习的角度,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云学堂”微课制作经验。袁杨老师以二年级上册五单元为例,具体介绍他们制作的单元导读微课。施立老师以这个单元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具体讲解了他们是如何在课文教学中依据目标、关注学情、选择教学策略的问题。她重点介绍了他们是怎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和老师们分享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的微课。
紧接着,全体老师以《坐井观天》为例,分组进行现场实践演练。老师们按照微课中“生字记清楚、课文读明白、生字写漂亮”三个板块设计教学流程。小组交流时,老师们各抒己见,研讨氛围浓厚。老师们积极分享他们小组研讨的结果,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认同。
在和谐、奋进的研讨氛围中,教研活动进入如何有效进行组织教学的研讨阶段。杨家坪小学的谢萍老师和石新路小学的周莉老师分别以二年级和一年级教学片断为例,分享了他们如何巧妙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组织教学的经验。其中,将学习目标、学习支架、学习评价相整合的方式,发掘语文教材的多样性、活动性、语文味儿的方式,让与会老师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最后,教研员叶林老师对上面的活动环节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九龙坡区质量监测分析》对低段教学提出建议。她再次强调,虽然我们的质量监测是在中高段以后才开始的,但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全学段共同合力努力的结果。
一下午的学习研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实例操作,让老师们对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互动交流,激发了每个学员的智慧,让老师们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更能从容面对教学的新征程。

教研员叶林老师在做引领

谢家湾小学袁杨老师在做专题发言

谢家湾小学施立老师在做专题发言

参会教师在互动交流

杨家坪小学谢萍老师在做经验分享

石新路小学周莉老师在做经验分享

教研员叶林老师在做质量监测分析和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