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末,庚子初,山城大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冬日里的宁静,也打破了教师和学生该有的校园生活。面对疫情,我们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2020年6月11日下午,九龙坡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质量监测” 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在高新实验第一小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数学教研员陈文梅老师主持,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主任吴家平、数学教研员陈文梅和喻显文老师主讲,九龙坡区各小学大约100名数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小学数学质量专题研讨培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与思考、分组互动研讨、研训活动反思与点评四个部分。
教研员陈文梅老师主持研训活动
首先,由进修校数学教研员喻显文老师作《强化质量检测 推进课堂变革》的讲座。喻显文老师以围绕“为什么要质量监测?”、“怎样进行质量监测?”、“质量监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几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喻老师从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强调了质量监测在诊断评价、激励学生、导向教学、导向课改的作用。同时以具体的案例题为载体,引导老师关注命题怎样监测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从数学"考试"到"质量检测",其实是一种质量观的根本转变,是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倒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助推育人方式变革,从而提升育人质量。
教研员喻显文作讲座《强化质量监测 推进课堂变革》
其次,教研员吴家平老师关于“作业的设计探索与思考”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吴家平老师结合具体案例题目阐述了练习设计要注重生活性,趣味性、应用性、探索性、思考性、创新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八大导向。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吴老师认为还应具备知识多层性、完成的选择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要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练习与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的设计,主动融入自我评价,积极进行自我反思。练习设计时想学生所想,力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讲座分别从练习设计与布置的多维度和多角度进行有深度、有广度、有针对性的讲解,吴家平老师的讲解,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师们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疑难问题,老师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教研员吴家平老师作讲《作业的设计探索与思考》
随后,全体老师根据吴老师分享的作业设计的“八大导向”和作业布置的“三条要求”开展了针对课例《三角形的面积》的作业设计。参会教师按学校随机分成了9组,以30分钟为时间限制,针对“如何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设计练习”为导向,让全体参会老师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目的性,依仗数学知识本身的层次性去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引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练习。通过自主发言和抽签发言相结合的形式,每个小组用3分钟的时间向全体参会老师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练习设计,各组发言教师以“挖掘作业的层次性,提升数学能力”、“突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作业的探索性,培养数学思维”为依据,阐述了练习各环节的设计意图与目的。
老师们分组研讨
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在区教研员陈文梅老师的分析和点评中,我们明白了练习的设计是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落实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而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提高其设计的科学性与综合性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关键。质量监测要由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基础性,彰显综合性、发展性,注重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分析与评价,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作业设计及质量监测主题研讨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给予老师把握命题导向。老师们纷纷表示,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变革,通过学生深度学习促使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培养,从而落实了的树人教育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