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九龙坡区未来学校项目第二小组现场研讨会在铝城小学隆重举行。九龙坡区进修学院部分领导、未来学校创新项目小组第二小组负责人、九龙坡区“未来学校创新计划项目”工作组成员、以及铝城小学部分干部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活动以课例为载体。与会的人员首先观摩了铝城小学刘洪老师的数学课——《分类与整理》和刘锦秀老师的语文课——《巨人的花园》。两节课都利用了优学派平板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展示了铝小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刘洪老师认为,本节数学课用孩子喜欢的小猪佩奇创设了许多情景,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平板的录像功能,关注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刘锦秀老师作为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身先垂范,在亲身体验中她感受到语文课在课前利用平板布置作业非常有效,能找到孩子的起点。在小组合作中也要有效地利用好平板,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随后,进修学院的向林老师和慕长岭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向老师首先肯定了两节课选题恰当,适合运用平板教学。而课前的统计、对大数据的记录,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师生对平板的功能使用熟练,孩子表达流利、自信。慕老师认为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也感受到我校在转变教学方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接着,陈兴明校长就项目推进工作作了《构建智慧课堂,变革学习方式》的讲话。陈校长指出目前学校用了许多方法让家长、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让项目有了很大的进展。学校由点到面已经有三百多套人人通设备在班级使用,我校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教师在各级比赛中多人获奖,使我们看到了项目开展以来一些初步的成果。当然,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课程体系的构建、大数据对学生的评价分析怎样做到准确、以及和其他学校构建备课共同体、建设资源库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思考。
最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火炬小学的李校长在交流中指出,使用先进的设备上课,是为了减轻师生负担,课前、课中、课后要贯通,用课前的任务去驱动课堂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批判,建议构建校际备课共同体。最后,进修学院米主任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未来学校项目第二小组的活动开展得很有实效性,研究很深入,很有价值,这和领导的重视分不开。强调了学校和教师应该有成果意识,将研究所得物化,做好总结工作。


本次活动是以课例为载体,从理论构建、实践操作等层面积极开展以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为主题的课堂实践研讨活动,加快了推进未来学校建设与研究,促进学校创新发展,也促进了校级间的交流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