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九龙坡区道德与法治课标、教材、教法培训暨义教优均迎检专项工作会在区实验一小燕南校区举行,行知杯赛课选手、评委和四年级道法学科负责人近20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洪霞主持。
课例展示
成瑶老师执教课例《说话要算数》,本课重点落实”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这两个核心素养。成老师引领四年级7班的同学们通过“说成长故事”、“探成长妙招”,“走成长道路”三个话题,参与成长在线栏目“守信小明星”的评选,解决诚信的困惑和失信问题。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真实而精彩的互动和生成赢得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评委点评
来自华岩小学的陈钧砾老师高度评价成瑶老师展示的课例。本课变教材文本逻辑为课堂教学逻辑,评价贯穿始终,呈现真实生动。她提出“策略即理念,方法即内容”,优质道法课的标准是落实课程标准,助力学生道德成长的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接上童气,关爱儿童成长的课!
圆桌论坛
论坛聚焦“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话题,主持人和嘉宾们结合行知杯赛课的课例,进行了热烈讨论。
兰花小学李嫔华老师以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为载体提出“深耕教材、超越课本”,李老师认为赛课需要做到扎根教材内外,探赜索隐其外,同时结合赛课案例分析,还需做到灵活驾驭教材,激活智慧火花。
高新实验一小张寅华老师结合赛课现场分享观点:“求真——增强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为要求,引入鲜活的教学资源。就此话题,引起了场下观众的共鸣,行知杯评委九龙小学陈卿力进行了互动交流。
区实验一小江州校区戴林副校长以《爱心的传递者》为例,聚焦核心素养,联系生活实际。从公共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再结合本课重点环节“实事采访”,关注老人真实需求。
现场老师也表达了研课的困惑,特别是历史题材的道法课。
火炬小学的刘泽玲老师解读了《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她认为要钻研教材,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进行思考体验,情境+探究,才能讲课上到学生心里去。
巴山小学的李英琪老师同样以历史题材入手,分享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的距离。李老师提出寻印记、搭桥梁,创情境、育素养,结合视频课例,以学生熟悉的方式亲近历史。
专家引领
进修学院洪霞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的分享,以“有激情、有干劲、有智慧”给予高度评价。她总结了行知杯赛课四个亮点:教学设计有大单元意识,能够聚焦教学目标,能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更注重课堂的评价。同时洪老师还提出几点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洪老师认为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也是为了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责任。
随后,洪老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她解读了学生德育素养发展的调研报告,指导命题方向,要求各校高度重视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实施“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的教学策略,要把教育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3月14日,区道德与法治教研暨义教优均迎检专项工作会召开

区实验一小燕南校区成瑶老师执教示范课例

华岩小学的陈钧砾老师做课例点评

评委代表举行圆桌论坛

兰花小学李嫔华老师以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为载体提出“深耕教材、超越课本”的观点

高新实验一小张寅华老师结合赛课现场分享“求真——增强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

区实验一小江州校区戴林副校长论坛发言

火炬小学的刘泽玲老师解读《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题

巴山小学的李英琪老师分享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的距离

教研员洪霞老师做专业指导

现场互动热烈


现场互动热烈,老师们专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