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九龙坡区进修学院组织的小学数学五六年级课标、教材、教法解读暨质量监测分析会在我校举行,九龙坡区54所小学的五六年级数学教师共计150余人参加了分析会,杨家坪小学的余渝老师和谢家湾学校的张益建老师分别为老师们解读分析了五六年级的教材,吴家平主任为大家作了2023年数学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各位老师结合教学实践的收获与反思,与专家对话交流互动,深入参与到本场研讨中。活动由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庞毅主持。


张益建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六年级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单元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数与代数单元中,他指出运算的本质是贯通,是从数量走向关系的趋势,教师应注重学生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抓住知识本质,理解乘、除法和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形与几何单元中,立体与平面交错,由初浅走向深入。他建议通过具体情景感知和描述图形运动,发展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统计与概率这个板块表达形式丰富,他强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推理意识。数与形单元则建议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和应用,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极限等数学思想。

杨家坪小学的余渝老师分享五年级的教材解析,以“当旧教材遇上新课标,我们的课堂应该有怎样的改变?”为切入口,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的主题走进新课标,解读了五年级上册的教材。首先从结合教材学习课标,明确素养课堂导向方面讲解了五上教材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几个板块的核心素养,并对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进行了总结和强调。她还谈到对新课标的两点感受,第一是明白了,第二是改变了。改变主要聚焦两点:内容的改变和结构的改变,她认为这种改变源于育人目标的改变。接着又从关注改变,深耕课堂,落地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结合小数乘法和小数乘法进行解读。同时也给我们呈现了单元内容学习的进阶关系。最后针对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评价育人导向为我们进行了重点解读。

互动环节中,老师们积极分享,热烈交流。兰花小学的老师针对“结合教材分析,教学中如何体现运算的一致性?”这个问题谈到,刚开始教学整数加减法时,就要给孩子讲清楚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的算理;陶家小学的老师也针对这个问题反思了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忽略了算理的讲解,没有体现出小数乘法计算中运算的一致性,须在后续教学中调整;高新实验一小的钟静老师针对“联系教材分析,选一个核心素养谈谈如何培养?”这个问题谈了两点,第一,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深入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第二,计算不仅仅是解决单纯的算式,还可联系真实的情境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真问题。高新育才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到,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让标准算法来得慢一点,第二是当标准算法出来之后,不要给它至高无上的地位。谢家湾学校的刘雪梅老师提到,听了数的一致性的分析,更加深入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时通分的实质。

吴家平主任分享了以“聚焦核心素养、体现育人价值”为题的报告。他首先分析了新课标的命题价值取向、学业质量内涵以及对学业质量的要求。然后对2023年九龙坡区四至六年级的数学质量检测进行了数据分析,他指出关键问题如下:一是区域学业质量发展不平衡;二是学生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吴家平主任分析了典型案例,对错误率较高的题型进行了讲解。最后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一、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要强化获得“四基”、发展“四能”。二、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三、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深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方法。四、强调大单元主题教学,注重教学目标性和结构化,以大概念为支点,做到“教-学-评”一致性。五、把作业设计作为提高学业质量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