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九龙坡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及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2023年5月24日在杨家坪小学开展了“区域小学语文学习‘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教研员竹永萍老师主持,区进修学院江涛书记、教研员彭静老师、叶林老师莅临指导,全体课题实验学校教师及江涛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了研讨。

(教研员竹永萍老师主持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微型访谈,小组研讨、学术分享、学以致用、教研员点评六部分。
活动伊始,杨家坪小学娄兴勇副校长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读课《开启“想象力星球”》,带着三年级6班的墨宝宝们,乘坐神州36号飞船开启“墨宝宝奇遇记之想象力星球”之旅,丰富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入情入境,大胆想象,体会奇妙之旅。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深耕“大阅读”,把阅读的种子深深地种入学生的心中。





(娄兴勇副校长执教课例)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娄兴勇副校长带领研究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打造“学”的课堂,进行微访谈。


(杨家坪小学研课团队微型访谈)
张晓燕老师以素养为导向,落实学习任务群,开展创编《墨宝宝奇遇记》一本书活动。唐靖雨老师分享从言听计从的旁观者到有想法的思考者,一路成长。谢萍老师在多年教学中的深刻体会到学习让内心感到充实平和。田洪鑫老师细数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改名称、数量、内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蜕变。赵明秀老师倾听孩子,打造学的课堂,温暖润泽,让孩子们进行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跨学科合作教研,英语组袁梦老师、美术组陈佩老师,以及美术社团的孩子们积极献智献力,课堂即生活,让学习活起来。
课标领航,赋能课堂。杨家坪小学邱滢主任,以六年级下册专题作业为例,谈作业改革后呈现新面貌,注重真实情景中问题的解决与迁移,重在减量、提质、增效。以“我爱家乡”进行专题作业设计,美食、美景、“美”人篇,立足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实践性、人文性、延伸性、层次性,素养导向,助力成长。

(杨家坪小学邱滢主任作专题作业设计例谈)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石坪桥小学罗代惠老师分享在“文墨贯古今,故事耀中华”专题作业中,遨游民间故事,并进行讲与演,民间经典永流传,开展探寻民间宝物与民间法术活动。贯彻以学情为基准,课程标准为导向,核心素养为追求,多元评价促发展。

(石坪桥小学罗代惠主任作专题作业设计讲座)
老师们研究热情高,学以致用,现场结合课例,选择一个王国设计“通关文牒”,进行优化,并踊跃分享,体现了让孩子站姿课堂中央。做儿童阅读的同行者、探索者、引领者,让课堂越来越富有诗意和温暖,让整本书阅读绽放出更加别样的精彩,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与会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实践分享)
活动进入尾声,叶林老师进行活动小结,教师们在实践中学习,是设计者与引领者,立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使人年轻,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杨家坪小学研究团队是富有战斗力的研究团队,正如李白的想象力,这又何尝不是教学的浪漫主义呢?

(叶林老师点评课例)
彭静老师点评微访谈,从中看到了团队专业责任与担当、成长,设定“以生为本”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以学为主。并分享了访谈结构化,我的目标是什么,撰写脚本进行梳理。

(彭静老师点评微访谈)
江涛书记对此次“区域小学语文学习‘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江书记强调教师们要落实课程育人,导向课堂教学。立德树人,诊断为先,改进为主,结果导向,素养立意,学以致用,以终为始,期待教师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乘势追风,再谱教学质量发展新篇章!

(江涛书记进行专业引领)
教无涯,研不尽。此次教研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老师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不仅对新课标在方向和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新课标的目的意义,掌握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是促进了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践行新课标,做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