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共研促提升,寻道觅法共成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23年4月27日,九龙坡区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标·教材·教法培训在高新实验一小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洪霞老师主持,全区共150余名道法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成长。活动主要分为课例观摩、互动研讨、专题讲座三个部分。
一、课例观摩——共赏
展道法课堂风采,守立德树人初心。活动开始,参会老师们一同观摩了由高新实验一小梁爽老师执教的视频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梁老师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源带领学生回顾百年前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史,感受了当时中国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随后以“寻指路明灯”“奏青春乐章”“悟开天辟地”这三个环环相扣的大环节引导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层层突破教学重难点(如翻看《新青年》杂志,感悟民主与科学;借助地图和补充资料体会“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最后再播放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视频振奋人心,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梁老师创设情境“带入”、以任务“驱动”、用追问“促思”、抓细节“共情”,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在教学中有效融入了红色文化资源,达成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交流感悟——共研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课例展示后,与会老师围绕“教学革命历史题材单元内容,如何有效落实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的话题展开了研讨。大家结合课例所见所感说“亮点”、提“建议”、谈“困惑”,抽丝剥茧出执教老师的精华,融入个人实践的思考,共同探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有勇气”“有方法”“有时效”这是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周泽武老师听课后的评价。周老师谈到要上好历史题材,落实政治认同是非常难的,而高新实验一小的团队就做到了这一点。如何操作教材是一门学问,如何实现教材逻辑走向教学逻辑更值得思考。教材容量小,仅靠课本上的那几句话是很难把学生上懂的,资源的有效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堂课不仅有丰富的视频资料,还开发了地图资源,利用时间轴帮助孩子突破重难点,真正做到了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把教材和教法结合得非常好。
森林小学夏思老师谈到革命题材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历史资料的引入。那怎么查资料,查哪些资料,这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堂课例引入陈独秀《新青年》的资料,用史料说话,用史料分析,契合新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符。
其他参会老师也都积极发言,对本堂课给予高度评价。中梁山片区的教师代表提出自身的困惑,“对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学生的认知有限,应如何把握学情,让目标落地?”
随后磨课团队代表张寅华老师为其解答了困惑,并分享了本次研课的感受与收获。就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渗透党史教育”做了详细的经验交流。张老师谈到一堂好课的呈现,不仅离不开执教老师个人过硬的专业素养,更离不开磨课团队的智慧碰撞。教师要有不怕吃苦、精益求精的精神,立足新课标,深挖核心素养,深入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去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张老师还谈到今天所呈现的课堂并不是最终的打磨成果,磨课团队后来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大量调整,设计了更加贴合学生生活的大情境——来一场红色之旅,参观一大会馆。同时打破固定小组,设立三个不同任务的学习区,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红色文化基因需要传承,红色精神生活要践行。张老师指出做好立德育人的基本工作,鼓励学生追随先辈的足迹,不忘初心,不忘党,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三、 专业引领——共进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内化于心的修行。紧接着,高新实验一小郭玥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下的党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实践探究》的专题讲座。郭老师从政治认同、党史教材解读、教学实践探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深度的阐述,并结合本堂课例进行解析,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如熟悉每一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准确使用历史资源。注重现实生活与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运用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体验。借助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注意借助诗词、歌曲、影视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老师们或思,或记,收获满满。
最后,洪老师结合教学课例给出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内容单元实施建议:以历史为序,精神为核心,关注面上选点,不可面面俱到;涉及的精神很多,但不要过多地解释名词,更不要贴标签,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故事等活动,实现价值认同;内容多,线索多,教师备课由厚到薄,深入浅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生动性、有效性、感染力三者的有机结合。洪老师指出核心素养是整体推进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挖教材,学课标,绝不能仅仅只关注教学的那一课,必须深刻理解并找准每一课的核心观点和价值导向,注重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教材逻辑不一定是教学逻辑,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素质,找到关联点,深入地学习、理解;也要有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意识,随时收集相关资料,用好资源包,教材随时在变,年段可能都会变,一定要拿到最新的版本。洪老师高度赞扬了高新实验一小的磨课团队,深耕在教材中,敢于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团队调整过后的教学设计时代感更强,非常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新方案,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九龙思政花绽放,教师共研促成长。此次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升了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把握课标、解读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深耕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同谱写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篇章!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洪霞老师主持会议

参会教师们观摩高新实验一小梁爽老师执教的课例《中国有了共产党》

教师代表们结合课例进行互动研讨

高新实验一小张寅华老师代表磨课团队分享研课经验

高新实验一小郭玥老师作专题讲座《基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下的党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实践探究》

教研员洪霞老师做培训总结《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内容单元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