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浮绿,万物新生。在春天,在石新路小学,石桥铺片区、石坪桥片区的老师们共赴一场语文的盛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理念,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月12日九龙坡区第三届“行知杯”(第十五届“九龙杯”)优质课展示活动在石新路小学举行
区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彭静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活动之初彭老师对本次优质课展示活动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对参赛教师、各校研究团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表示了肯定。活动共四个议程:优质课展示、互动评课议课、专题讲座以及教研员老师总结。
活动开始,石新路小学刘婉老师执教《古诗三首》。刘老师以猜谜语引入本节课“认识边塞诗,走进戍边战士”主题。随后开展三个活动,实现结构化的认识边塞诗的目的。活动一“走进这些地方”,发现边塞地域和景物特点,为诗歌学习奠定认知基础;活动二“了解一些故事”,使用读一读、贴一贴、说一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活动三“认识一类诗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尝试梳理诗歌特点,感受诗歌魅力。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即基于儿童立场,也符合新课标精神。
紧接着,谢家湾小学吴敬然老师执教《忆读书》,吴老师紧扣单元要素,以线索梳理为主线,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方法,理清作者读书经历,把握要点,做到有序、全面、准确的提取信息。吴老师立足文本,将工具型与人文性有机结合,通过摘录关键词,辅助学生分条梳理作者对“好书”的评价,丰富自己对“好书标准”的认识。吴老师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育人价值。
课后,彭静老师主持了课例研讨,老师们积极参与,对两节课深入剖析。整个过程,大家思维碰撞,各抒己见,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
随后,石新路小学的科研部主任廖丽丽老师作了题为《精准定位,优化设计》的专题讲座。廖老师以《古诗三首》的磨课路径为例,提出两点定位:认真学习新课标,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学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读懂教材,精准定位教学设计,依据儿童立场,实现活动化的设计。接着,谢家湾小学语文吴晴漪老师作了题为《转变思维方式,共享精神生活》的专题讲座,吴老师围绕“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课程育人”,提出三点审视:一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二是正确的设计好过漂亮的创意;三是教师做自己思维的有效批判者,从而提出“做好任务分析、有效评价落实、考量人格自觉、确保目标精准、力求支架精确”五点实践。随后,川外附小的尹云秀副校长交流分享《月光曲》之“突破”——“老课文”,如何体现“新”课标,尹校长提出三点突破,即“落实单元要素,着眼核心素养;巧用课后题,开展跨学科学习;以生为本,找准学生起点设计教学”。三位老师多维度地将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深入浅出地引领与会教师思考新课标背景下新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生动的讲解与亲切的互动,使教学思想得以碰撞,课程理念得以扎根,与会教师受益匪浅,大受启发。
最后,围绕《落实课标精神,践行学科实践》专题,教研员彭老师提出“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呈现结构化,用语文的方式去“做事”,开发学习工具达成目标,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五点启示。针对学生思维训练浅表化问题,彭老师建议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探索具有语文特点的学习方式并开发实用而有效的学习工具。
一缕春风入心田,粒粒种子竞粲然。研讨时间虽结束,却为老师们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弦歌不辍,芳华待灼。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今后,九龙小语人必会继续深入研读新课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砥砺中不断前行,为未来课堂注入新活力。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彭静老师主持活动

石新路小学刘婉老师执教《古诗三首》

谢家湾小学吴敬然老师执教《忆读书》

老师们认真观摩,积极研讨

石新路小学廖丽丽老师专题讲座

谢家湾小学吴晴漪老师专题讲座

川外九龙附小尹云秀老师专题讲座

彭静老师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