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16日,九龙坡区信息科技研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研究”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九龙坡区各片区各学校的五十余位信息科技老师参加。此次活动由九龙坡教师进修学院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王开明老师主持,由课堂展示、交流研讨、教学发展三个篇章组成。
第一篇章: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由九龙坡区共和小学汪颖老师执教《重塑青山城》。汪老师创设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情境贯穿整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编程达到最优化,还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第二节课由六十五中学吴相婷老师执教《让迷路的垃圾回家》。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如何帮助低年级小朋友学会垃圾分类,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编程设计,很好地展示了学生的主观能性,以问题驱动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利用编程软件制作了加分表,环环紧扣,设计创意编程,培养学生数字化与创新核心素养。不仅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为以后如何保护环境做了方向指引。


第二篇章:交流研讨


交流阶段,由王开明老师主持,按片区对两节课进行研讨,各片区派代表分享交流。参会的各位老师从信息科技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入手,从学生素养落实、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评价手段、课程亮点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老师们纷纷夸赞我校学生综合素养高,编程思维强,小组合作好。
第三篇章:教学发展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王开明老师对新课标下信息科技学科进行了教学指导。
王老师首先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就两位老师执教的环保课题,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到社会实践中去,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游戏中学会垃圾分类或增强环保意识。对于学生评价方面,可以借助“一起智慧课堂”学生评价系统,让评价标准更细化,将小组PK融入课堂中去,渗透信息素养。

随后,引导参会老师们思考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教学该如何改进。王老师指出,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多的是核心素养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的是程序员还是设计员,亦或是两者的结合。新课标各环节都可以融入人工智能,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王老师还就信息科技实验室该怎么建设提出了见解。

研讨有道,探索无涯;学无止境,奋力前行。本次活动围绕核心素养,对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