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和高新区教育事务中心联合举办的“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科学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研训活动在大学城树人小学举行,两区323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研讨。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为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研制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教师如何从基于“经验”的教学走基于“标准”的教学?如何使用学业质量标准强化育人导向、转型教学方式?本次活动通过优秀课例观摩、市教研员邵发仙老师组织课例交流研讨,并进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专题讲座。
研训活动为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转型以及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引导。通过市教研员邵发仙老师的专业引领和学科教师的交流,促进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往高层次、多样化、普及性发展,为科学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活动在市教研员邵发仙指导下,以《水的蒸发和凝结》这一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课。教研员李健老师、潘波老师多次参与试讲与研讨。他们带领大家进行了两轮课标研读,引导执教团队理清内容要求以及学业要,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要求。执教科学团队围绕本节课的学业要求,确定了4个水平对学生进行学习评测。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邵发仙老师结合现场课例展示,向与会科学老师提出五个互动研讨问题:你要传达的科学校育的价值是什么?你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养成的科学素养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水平?符合学业质量或核心素养的学段特征中的哪些描述?如何制定学习进阶并根据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达到了那个水平?”
在邵老师高屋建瓴的引导下,让一线教师们对如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组织科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启发和感想。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教学中普遍反映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如何准确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二是如何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的指导来实施我们的教学,比如设定教学目标等。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一线教师们理解了科学学科当中的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和课程内容等要素之间的关联;也收获了如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评”。
最后,两区教师们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一致好评,并表达了对邵老师,李老师,潘老师对真挚感谢,该活动的举办为两区科学老师学习优秀成果、汲取知识力量、开阔发展视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