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二十大的春风,新学期已拉开序幕,为了更好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023年2月16日下午,九龙坡区、高新区小学一、三年级数学研训活动在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暨教材分析研讨”开展专题培训与研讨,来自九龙坡区、高新区的一、三年级218名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由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文梅主持。
整个活动分为三项议程进行。第一环节是兰花小学何小容老师为大家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首先,何老师对教材的变动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课标和教学用书中第一学段的目标以及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阐述了新课标更加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后,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三个单元着重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让老师们深受启发,收获颇多。
第二环节是谢家湾小学许勇教师为大家进行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材解读。许老师从以素材不全和素材凌乱来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指导老师们要通过结构化整合从教学层面的课时教学转变为课程层面的大单元教学。通过大视野、大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给出了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建议,第一重视学习的必要性,关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重视问题的导向性,关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第三重视法理的关联性,关注法理的操作和表达;第四重视研究的实效性,关注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第五重视经验的迁移性,关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许老师提出的针对性的建议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第三环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文梅老师组织大家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实践解读及思考”,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首先陈老师从“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引入“新时代、新课程、新教学”,她先带着老师们一起回顾了新课标,以“学习了新课标,你有什么收获?”“课程理念、目标、核心素养是什么?”等问题与老师们互动讨论。在互动研讨中一起梳理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接着,陈老师重点结合课程内容中的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学业质量评价实践解读与培训。她从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学业质量评价的三个突破口:知识主题整体性、问题情境实践性和情感态度育人性等方面阐释了学业质量评价;她结合学业质量标准和各学段的学业要求系统梳理了各个学段的知识主题和核心素养表现。然后,陈老师解读了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四个维度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分别是内容维度、核心素养、问题情境和作答水平,并通过区域学业质量监测中的典型试题为载体,与老师互动交流是评价怎样体现这四个维度的,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评价实例让老师们豁然开朗,更加明确教学方向。最后,陈老师提出了四点教学启示:第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第二建立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第三课程大单元教学和结构化整合;第四加强学科实践,实现综合育人。让老师们深刻体会到新课程强化了一个核心——核心素养导向,坚持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两条路径,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有目标,实现素养目标、课程结构、学科实践、学业质量标准的四大突破,采取教-学-评一致、大单元教学、内容结构化、跨学科主题和作业与命题改革五大对策,促使核心素养落地。
此次区级数学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在区级名优教师和陈老师的引领下更准确理解了《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对如何树立结构化思想,根据教学内容,有效链接核心素养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价建议,深刻把握知识本质及结构化的体系,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评,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思考,落地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践行新课程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时代、新课程、新教学,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勇于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从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九龙坡区兰花小学教师何小容作一年级教材解读培训

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教师许勇作三年级教材解读培训

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文梅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