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的二月,怀着对数学线下教研的殷殷期盼,我们相聚在重庆市六十五中学,开展以“九龙坡区小学数学二、四年级研训活动--课标·教材·教法培训及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研训活动。为了让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结构和编写意图,着力单元整体教学,深入落实课标精神,强化课改理念落实落地,着力教学评一致性,我们就“基于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解读和教学评一致性”进行了专题研讨。
本次活动主要研讨两个方面的问题:1.怎样体现单元整体教学;2.怎样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喻老师通过“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执行中有哪些困惑?”“你是怎样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这两个问题引发思考,教师代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思维的碰撞中,对教材进行解读。
一、结合课标解读教材,聚焦课堂结构化教学
首先,铁马小学李元丽老师带来二年级教材解读。李元丽老师以“聚焦结构化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从课标分析、核心素养、教材分析等方面展开,并以表内除法(一)为例,详细地讲述了如何进行结构化教学,立足教材说教学,以数学为载体,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在朝夕之中常磨砺,拾级而上。
接着,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育才学校张春燕老师带领着老师们进入了四年级教材的元宇宙之中,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带全体教师感知以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数学学科特征为主线进行的教材修改过程,再以数与代数和图形几何两大版块做单元教材案例分析,让教师们体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二、分享作业设计经验,研讨“教学评一致性”
随后,我校文永昕老师分享了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的作业设计经验。文老师从两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以“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为例,谈关于作业设计的思考;二是我校在布置特色作业中的一些实践与做法。文老师认为,少而精的作业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就需要老师先进行深度思考才能设计出少而精的作业。
最后,教研员喻显文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进行题为《再学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研讨。喻老师从老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出发,结合课标由表象到深度思考,解答老师们的疑问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他指出,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素养导向,开展大单元教学,落实课标行动力,着力教学评一致性。
活动中,各位与会教师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团结协作,踊跃发言。
“双减”政策之下,要增加课堂的厚度与深度,更需要教师研读教材,研磨课堂,在备课时做充足的准备,努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师生的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对课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呈现结构化教学理念、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怎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等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解概念,无以育栋梁。让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以减促增,不断提升自己,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