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探索高效复习课堂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区域小学数学高段学业质量。2022年6月16日,九龙坡区、高新区五、六年级小学数学研训活动在区实验一小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小学数学高段基于结构化的复习课教学”开展专题研讨,来自九龙坡区、高新区的五、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共217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区级骨干教师、吴家平工作室成员左颖主持。
通过课例展示、交流分享、专家指导三个环节,为临近期末的复习教学指明方向,提出策略。
优质课堂 尽展风采
首先,区实验一小张一鑫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复习课《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张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课堂一开始就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整堂课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站在整体的视角重新审视以往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从联系的视角思考问题,使知识结构化,思维方式从单一走向关联。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同时有所收获,进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张一鑫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复习课《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研讨交流 共享共进
接着,执教者和研课团队教师与参会教师进行积极的实时互动。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杨家坪小学余渝主任进行了《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的设计说明。余老师抛出问题:为谁复习?谁来复习?引发老师们思考:《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课学生掌握了什么、还缺少什么、需要提升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取舍与设计,让复习发生在学生真正需要的地方?为老师们梳理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紧扣知识核心,注重知识关联指向方法迁移,关注思想渗透,构建出“因数与倍数”结构图,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发展。针对课例中如何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对知识点整合该如何设计、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上落地等,参会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困惑,在问题解答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课例设计意图更加清晰。

杨家坪小学余渝主任进行了《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的设计说明

执教者和研课团队教师与参会教师进行积极的实时互动
经验分享 聚力提质
高新实验一小的钟静老师带来《关联建构 理练结合》的经验分享。钟老师认为:复习课不是习题课或讲评课,要彰显复习课的数学思维培养价值和育人价值。钟老师将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要深度挖掘复习内容;系统整理、整体建构;梳理思想方法;多维练习、触类旁通;注重错题资源;设计多元练习;大单元整合。建议老师们在设计复习课时,应注重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深度挖掘复习内容、系统整理整体建构、多维练习触类旁通、注重错题资源、设计多元联系等。要在整理中清晰知识脉络,在关联中建构知识体系,在练习中提升思想方法,在回顾中达成总结领悟。

高新实验一小的钟静老师带来《关联建构 理练结合》的经验分享
专家点评 赋能成长
最后,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室吴家平主任做了《小学数学期末复习与教学建议》的讲座。吴主任首先以三个问题引发参会老师们思考:1.复习与整理关系?2.怎样提高复习的效度?3.小学数学监测命题走向?接着以“整理和复习的含义及关系”“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的目标”为引子,向大家分享了 “复习课”的三种结构模式,并为老师们提出以下复习建议:做好问卷调研,找准复习的起点;领会目标,把握复习的导向;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自主复习的主人;纵横梳理,构建具有生命张力的“知识网”;转换角色,为学生复习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同时上好评研课,引领学生在评研中有所提升 。让每一位老师明确后期努力的方向,着力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高效完成期末复习备考工作,力求取得优异成绩,提高育人质量。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吴家平主任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既有理论上的基本架构,又有高效、具体可操作的实践建议,老师们对于结构化教学在复习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用结构化的思想去探究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优化复习效果。进而抓准复习课的育人价值,以此提高参会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