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上午,九龙坡区特殊教育研修坊研训活动在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211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助力融合•特教标准化发展”为研讨主题,与会领导有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副主任慕长岭、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唐仁友、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詹玲以及全区21所设置有资源教室的中小学资源教室负责人,共计24名研修坊成员参与了本次研讨学习。整个活动在唐仁友老师的主持下圆满结束。
一、意识强调
首先,区教师进修学院慕长岭主任对区特殊教育研修坊的工作提了要求并作了指导。他阐明了当前推进融合教育的大趋势大背景,揭示了工作坊是我区对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重要性的重大措施,要求各个普通学校要积极面对当前资源教室建设中存在的师资、设施设备、课程设置等问题,加强学习,知行合一,将自己对特殊学生的关爱转化成专业支持,一起守护这群坠落人间的天使。
二、专题学习
区特殊教育学校三位老师分别从“资源教室建设”“特殊教育班主任工作”“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三个方面做了专题分享。王世昌老师以《全面认识资源教室——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题,详细地介绍了目前资源教室的标准配备、功能分区、运行流程等,强调了开设资源教室的作用及资源教师应承担的角色;何静老师以《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为题向在座教师分享了自己作为特教班主任的心路历程;郑露老师以《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为题讲述了自己从事特教教师10多年的感悟。他们精彩的分享,带坊员们走进了特殊教育,进一步认识了特殊学生的特殊性,也将“特殊学生也是可教的”这一教育信念根植心底。
三、互动交流
谢家湾金茂小学、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校等来自全区15所普通中小学资源教室的负责人汇报交流了本校资源教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虽然各个学校资源教室设施设备虽已完善,但在硬件设施的使用、教师的专业程度、资源教室的课程体系、随班就读学生支持策略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困惑与挑战。
四、总结研讨
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詹玲从“有、没有”两个角度总结梳理了我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的现状:“有特殊学生、有资源教室、有融合教育意识、更有对特殊学生的关爱之心。但是,没有专任资源教师,学校基本都是心理、校医或班主任兼任;没有真正落实的资源教室建设,资源教室的功能不清、责任不明,缺乏课程方案、课表;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没有康复训练;没有教育评估等等。”
最新颁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高水平的融合”将成为“十四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特殊学生在入学安排上进一步保障普通教育优先,让所有的普通学校、职业学校都尽可能的敞开大门;普通学校不仅要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位,而且要提供最大针对性、有效性的课程。詹校长说:普通教育接收特殊学生是有明显优势的,能让特殊孩子早融入普通人群,早被接纳,早适应生活、早融入社会。因此“融合是大势所趋”,普通学校在特殊学生的教育上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最后,詹校长从三个方面布置了研修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一是特教学校对本次研讨活动做梳理分析;二是收集各个学校研修坊成员的意见建议,便于制定下学年计划;三是邀请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特殊教育专家作培训引领。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交流分享会,也是一次关于全区融合教育推进情况的调研诊断会。让全体研修坊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融合”的意义,科学整合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教育资源,打通了教育类别、学科门类、不同行业之间的阻隔和界限,突出融合,全面赋能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与所有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学习,快乐成长。

区教师进修学院慕长岭主任做工作指导

区特教学校王世昌老师《全面认识资源教室》专题培训

区特教学校何静老师《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特教班主任经历分享

区特教学校郑露老师《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特教教师经历分享

资源教室负责人汇报交流资源教室建设使用情况

区特教学校詹玲校长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