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教学内容与学科素养,因设计、结构、方法、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呈现而会呈现出不同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同课异构”。基于此,2022年5月18日上午8时30分,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远霞老师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教研会,参会人数高达347人。

该教研会的活动主题为“观摩同篇教学,领略别样风采”,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选定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带上她的眼睛》,分别邀请红光中学的杨忠老师、育才中学的李栋丽老师和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刘静老师以录课的形式展现教学过程,再由执教者线上说课。

红光中学的杨忠老师以文为本、零点介入,以《流浪地球》的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重视思维训练,将教学任务清晰地分为读情节、读环境、读人物三个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多元化思维。育才中学的李栋丽老师围绕阅读方法指导、科幻性、人文情怀设计教学,以看图猜小说的形式导入,点拨浏览技巧,注重训练学生概括故事的语言表达能力,着重引导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如她在课上所言:“一个人精神家园的广度,可以突破生命的局限。”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刘静老师以学生阅读题目后产生的疑问为导入,初读浏览后让学生自行解答先前的疑惑,在细读探究的环节中提出了四大任务:赏情节、析人物、明类型和悟主题,在构建认知图式的基础上走向深度阅读。

“教学环节都十分简洁有力,可以用‘眉清目秀’这一词来形容。”教研员陈远霞老师对这三堂课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出于对单元的整体考量,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指出该单元其余两篇文章(《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皆为纪实文学,应注重单元课文之间的同质与异质。三篇文章的纽结点在于“英雄”,区别在于是不同类型的英雄,茨威格笔下的是悲剧英雄,航天员则是光明英雄,而落日六号里的小姑娘则为真情英雄。陈远霞教研员着重强调人文性, “感受生活,而不仅仅是判断生活”。
在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下,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结合防疫要求与教师的教研需求,开展的这一场与时俱进的线上教研会,令观课者在“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领略执教者的不同风采,反观自身,以求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