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活动,2022年4月20日上午,九龙坡区“基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视角的幼小衔接现场研训会”在铁路幼儿园举行。本着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原则,本次研训活动以石坪桥片区参加现场研讨及高新区各幼儿园观看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

看点一:观摩小军人体能活动
现场参会者参观了幼儿园环境,了解了铁路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相关成果,观摩了小军人早操活动。孩子们精神抖擞,昂首挺胸,通过队列训练、军人礼仪、军体拳、篮球操等晨间锻炼活动,向与会者展示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勇于挑战的军人精神。

看点二:观摩幼小衔接课堂
九龙坡铁路幼儿园李娟老师呈现了一节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有趣的符号》。通过区分左右小游戏、图形粘贴、找朋友等开展活动,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了解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孩子们专注认真、积极思考、热情表达,教师层层递进,引导探究。使孩子们对区分方位有了认识同时也学会了排除法等选择方式。

看点三:集中研讨 共探衔接
进修学院教研员唐仁友老师从“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视角的幼小衔接”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关于幼小衔接,唐老师讲到,幼小衔接就是要对幼儿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对于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唐老师从小学老师与幼儿老师的对话切入,深刻分析、总结了四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有偏差,双方教师还未达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换;二是在幼小的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双方教师对对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仍比较肤浅;三是衔接的策略上不够务实,幼儿园与小学存在衔接交流期过短及衔接过程形式化等问题;四是缺少系统的衔接操作方案,幼儿园与小学对幼小衔接的研究深度不够,还浮于表层。
对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唐老师指出: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是对个体入学身心准备状态的一种描述,是指个体进入小学时的身心发展应达到的要求。入学成熟水平更多指向儿童对未来学校生活的准备,而不是单纯地指向学业准备。
基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视角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幼小衔接,唐老师认为,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明确思想目标——幼小要共同寻找接轨之处,相互学习《课标》及《指南》;在教学中寻找中间目标——幼儿园教师了解小学课标后,对即将入学的幼儿适当提高要求,小学教师要了解幼儿园《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对初入小学儿童适度降低要求,在入小学初期,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和一日生活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缓冲过渡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