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森林校园充满了智慧与活力。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区域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4月20日上午,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江涛、教研员竹永萍以及九龙坡区、高新区小学语文中段教师齐聚森林梦想剧场,开展“区域小学语文学习‘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关键节点评价)”研训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课例研究】
活动伊始,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的何祉铱老师执教《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作业评研。何老师通过探究作业命题的秘密,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与作业中的联系。通过尝试命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探寻单元学习路径,巩固单元知识。

九龙坡区实验一小的蒋玮玮老师执教《作家笔下的小动物》单元检测题评研。蒋老师通过“画 研 用 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寻找解题思路、学用阅读方法、尝试设计检测习题,为学生增加了知识,丰富了头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学理研究】
九龙坡区鹅公岩小学的杨丰忆老师分享《素养导向下的评研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评研课是什么;二、评研课“研”什么;三、评研课怎么“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从“做题”走向整体知识的系统构建,走向“高阶思维”的培养,走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走向“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的意识;让学生从做题走向做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的刘珺老师分享《让评研课“活”起来》。她主要交流了以下四个方面:学习内容活起来;学习方式活起来;学习状态活起来;研课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为了向江涛书记提出的“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目标靠近,刘老师提出:我们需要不断改变教学设计、教师观念,做到事半功倍、提质减负,让学生生动和谐地发展。

【互动交流】
独行快,众行远。老师们以分组的形式,结合课例和分享内容进行互动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听课感想和之后的教学设想。老师们认为,这次教研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与感动,对评研课有了更多的思考。李娟老师还具体谈到了本班学生在此活动中的收获与进步,并回答了竹永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这样的课,我们的学困生在哪里?课堂趣味性不高的原因?
大家积极主动地交流,思维碰撞出火花,收获了许多新知、新感。



【读书分享】
江涛名师工作室九龙坡区铝城小学的牟伟主任分享《聚焦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牟老师主要与大家分享了项目化学习的案例,在一个个案例分析中,老师们了解了项目化学习。

高新育才小学的赵玉瑾副校长分享用RIA拆书法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RIA拆书法是什么?赵老师将每个字母的含义逐一进行了解释,并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她谈到在生活和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阅读方式,愿书卷常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活动总结】
教研员竹永萍对本次研训活动进行了题为《为孩子们埋下热爱语文“种子”》的总结发言。她分享了本次评研课活动的源起与经历,从迷茫走向顿悟,从艰辛走向收获。她提出理性看待语文单元检测题,基于学情进行合理的调整。她认为因为热爱语文,我们聚在了一起,更因为爱着孩子们,我们一次次行走在能力极限边缘。她感叹道:做教学研究,真的需要情怀,并呼吁老师们学习江涛书记提出的愿景:为孩子们埋下热爱语文的“种子”,让他们:爱上语文老师!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语文学科!

本次教研活动,参会教师认真倾听经验分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明晰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方向,每一位老师谈到自己收获颇多,他们表示,会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实践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课内外整合。
教研路上,我们脚步不停;教研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且欢喜。我们相信,在几位教研员的悉心引领下,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学必将走在前沿,学科育人质量必将得到提高,共同推进区域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后,江涛书记对各学校学科领头人们进行了指导,对老师们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