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索
·欢迎光临九龙教育研修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等教育 >> 教研快线 >> 正文
教研快线
聚焦深度学习 培育核心素养——九龙坡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暨送课活动在西彭一小举行
来源: 作者: 上传时间:2022-04-12 点击次数:
  

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师深度教学和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升我区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质量。2022年4月7日下午,九龙坡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暨送课活动在西彭一小举行,本次活动由数学教研员陈文梅老师主持,来自九龙坡区西彭片区、高新区南区的17所小学约50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为四项议程。首先是由吴家平名师工作室两位教师进行精彩的课例展示;其次是听课教师分组研讨与互动交流;然后是两位吴家平名师工作室教师结合课例与课题进行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研究交流;最后是进修学院教研员喻显文老师做研训的反思与评价。

课例展示精彩纷呈。兰花小学何小容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找准了学生学习认知的“生长点”,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形体,再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整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练习层次清楚,通过计算基本模型的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有关长、正方体表面积问题,立体图形的叠、切、挖等环节,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培养了学生的 “空间观念”“归纳推理”等能力。

华美小学陈林老师展示课例《折线统计图》以重庆网红景点磁器口春节期间每日人流量引入,让孩子们在表格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用手势描绘7天数据的变化情况,初步感受折线能表示增减变化趋势。接着学生通过自主画图整理、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进而预测做出决策,体会数据中蕴藏着信息,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对比中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学生在整体建构中落地培养了数据分析观念。练习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解决医生用体温折线统计图观察病情变化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价值,特别是用折线统计图细说中国共产党的脱贫变化情况,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以研促教,共同成长。课例展示后,所有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环节,抓住理解、批判、结构、迁移、解决问题等关键词, 思考“什么是空间观念?”“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教学中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和数据分析观念?”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为体现教研活动的互动性和交流的有效性,陈文梅老师通过主动回答和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出了西彭一小、驿都实验学校、西彭园区实验小学和慧谷小学的教师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让大家进行观念地交流和智慧地碰撞。

深度研究,深度学习。结合教师们研讨交流的热点问题,鹅公岩小学谭春花老师和杨家坪小学余渝老师分别就两个课例以“核心素养下的深度研究交流”为主题进行分享交流。结合双减大背景,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听课心得体会几个方面,给老师们分享了学生的深度学习需从深度教学—问题驱动—整合拓展—重视应用几个方面来进行,充分肯定了两节课例的宽背景、多联系和大视角,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建议老师们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将空间想象和学生观察紧密结合。

最后,教研员喻显文和陈文梅老师分别对两个课例做了精辟的点评。喻老师首先肯定了几大亮点:第一,准确把握教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第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改变,关注知识的探索和应用过程,注重空间意识的培养,给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第三,素材鲜活,来源有生命力。第四,注重学生质疑,用问题驱动课堂建构知识,问题是深度学习的法宝。第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着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提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练习课应按照加深理解——沟通联系——拓展认知几个层次来确定目标;转变学习方式中,提出一个问题出现后要停顿,留有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通过此次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暨送课活动”,不仅体现了我区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成果,又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有效指导,更是展现了新一代九龙教育人的风采。此次活动的成功召开,激起了教师们对如何“聚焦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追问与思考,老师们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潜心钻研,携手共进,努力做九龙教育蓬勃发展的追梦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九龙教育研修网
联系电话:(023)68411004 渝ICP备12004060号-1
学院地址:重庆九龙坡区新华七村1号 教师进修学院 邮编:400050
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23)68416070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