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萌动,生趣盎然,一切美好从春天开始。2022年3月2日,在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叶林老师的组织下,高新区、九龙坡区200多名语文教师欢聚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校,共赴一场“语文盛会”。为落实立德树人“双减”要求,以评价导向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展了题为“学业质量分析暨课程、教材、教法解读”的研训活动。
一、解读“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会议伊始,叶林老师对全体与会教师解读了“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一是日常作业评价,强调反馈与调节;二是关键节点评价,强调诊断与改进;三是阶段终端评价,强调判断与导向。老师们明晰了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手段。
二、关键节点评价分享
(一)一二年级期末无纸化检测
慧谷小学的戚丹老师为本次活动带来了关于“低年级期末无纸化测评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分享。立足关注素养、学科融合、智慧评价的理念,以探究式、体验式的测评活动为主,让学科知识和生活教育联系起来。无纸化测评呈现了趣味性、创新性、大数据等几大特点。这一优秀案例,引发了大家对作业设计功能和价值的思考。
(二)五六年级期末检测
叶林老师做了关于五六年级的期末检测学业质量分析,就其中的典型问题与老师们交流,大家积极互动,碰撞思维。叶林老师强调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审题能力培养;二是识记类知识,强调理解性记忆;三是强调情景中教学,注重语境中学习和运用;四是逐步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五是重视写字教学。
三、写字课程建设
康居西城小学是重庆市书法特色学校之一。会上,该校教师展示了一节二年级的识字课例,并介绍了学校写字课程的建设。首先,由该校唐樱芝老师从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目标,预期达到怎样的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前说课。
随后,吕勤老师执教《“贝”的故事》。课上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多样的情境中、有趣的活动中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了解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感受着汉字文化的魅力。学生还借助学校自主开发的写字工具“方圆十字格”自主观察,写好汉字。灵动、扎实、高效的课堂让与会老师们印象深刻,孩子们的当堂书写规范、美观,更是获得了大家的盛赞,大家对学校研发的写字书《“方圆十字格”写字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刁利老师就该校低段识字教学变革之路做了题为《“自能”生翼,“语”我同行》的汇报。从为什么变革、怎么变革、变革后的效果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校立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以科研思维、实干精神深耕课堂,在八年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低段识字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四、日常作业评价分享
晋渝森林小学的汪欢老师,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向全体与会教师交流分享“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在“双减”背景下,晋渝森林小学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们分析教材内容,聚焦人文主题,立足单元目标,创设大情境、小任务,提高了作业质量,为学生真减负。
杨家坪小学的陈糠玲老师向全体与会教师交流分享二年级寒假作业设计——“中国美食,等你来发现”。陈老师结合学校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走出文字,走进生活,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最后,叶林老师对本次研训活动做了综述。仰望星空奏神曲,锤炼功夫续篇章。叶老师强调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想提质增效,需发挥团队力量,潜心研讨,一路同行。在研训的路上,老师们既要俯首耕耘,也要抬头看路。找准方向,方能让语文研训乘风破浪。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叶林老师解读“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重庆科学城慧谷小学戚丹老师分享“低年级期末无纸化测评的探索与实践”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叶林老师做五六年级期末检测学业质量分析


与会教师认真倾听,积极互动

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唐樱芝老师课前说课

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吕勤老师执教课例《“贝”的故事》

重庆科学城康居西城小学刁利老师分享学校写字课程建设经验

九龙坡区晋渝森林小学汪欢老师交流单元作业设计

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陈糠玲老师交流寒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