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区域“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推广教改成果,落实“双减”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体作用,有效强化校本教研培训与区级交流平台作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12月8日,九龙坡区第二届“行知杯”(第十四届“九龙杯”)第二届智“慧教育”优质课展示暨送课活动在锦苑小学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九龙杯语文C组(谢家湾学校赛场)全体评委及全体选手,石坪桥片区、中梁山片区各小学语文学科教师代表,以及锦苑小学全体语文教师。
展风采,促成长——优质课例展示
本次活动以优质课课例展示为抓手,突破表达教学重难点问题;以课例为载体,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探索落实“双减”的有效策略。
活动中,谢家湾学校杨冬梅老师带来的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以精准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设计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倾听学生观念”的生本课堂,让课堂成为了生命与生命相遇的地方,在共振共生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教学相长”。
森林小学的李娟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三年级上册习作课《那次玩得真高兴》以儿童视角,将“高兴号”火箭作为载体,点燃学生写作的动力。教学中,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课间玩游戏的场景视频和照片,为孩子们创设趣味情境,激活思维,巧妙引导学生把简单的游戏过程写完整,并紧紧扣住“高兴”,表达快乐的心情。
共学习,提质量——宝贵经验分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质量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的吴晴漪老师在专题讲座《倾听学生,真实生长》中指出,课堂承载着时代使命,教育要与时俱进,而作为教师,要真正地走近孩子,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吴老师从设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把控课堂生成这三个方面重点为老师们解读。吴老师谈到: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是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转变观念,从关注自己的教学,到关注学生的成长;而把控课堂生成的要领则是要用心倾听学生真实的声音,以共振共生作为保障。现场的老师们用心记录,积极思考,获益匪浅。
行囊满,路如虹——精辟总结引领
博采众山之石,牢筑己之城池。活动最后环节,教研员叶林老师对展示的两堂优质课作出了精彩的点评,高度赞扬两位教师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有效突破表达课重难点。叶老师指出,执教者要以儿童立场,把关注点与着力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上,用一个个或独立或关联的学习活动,架构起一节课的整体设计。而将教学设计改为学习设计,绝对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一个词语的改变,改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改变的是课堂样态,可以给学生带来高品质的学习和高质量的发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本次活动,让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单元整体意识,深入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课堂教学方向;进一步明确了表达序列教材的解读与教学难点,有效发挥了优质课的引领、示范的作用,进一步将“双减”落实落地。
行囊满,路如虹,落实“双减”政策,提升九龙“生本课堂”质量,九龙语文人同行在路上。


杨冬梅老师执教《看图讲故事》

李娟老师执教《那次玩得真高兴》


吴晴漪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倾听学生,真实生长》


教研员叶林老师进行点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