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是保障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权利;落实双减,是当前国家与社会关注的民生国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12月2日,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第二届“行知杯”(第十四届“九龙杯”)优质课展示暨送课活动在华福小学进行。九龙坡区进修学院初教室吴家平主任、第二届“行知杯”(第十四届“九龙杯”)重庆谢家湾学校赛场的全体评委和参赛选手及中梁山片区学校的数学教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吴家平名师工作室成员黄霞、王伟策划并主持本次研训活动。
本次活动由重师附二小邱燕老师的课例《几分之一》和谢家湾小学李菁老师带来的和《方程的意义》课例展示拉开序幕。
邱燕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现实生活中平均分东西的情景,聚焦到用一个数表示平均分的结果“半个”、“0.5个”,从而抽象出一个新的分数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把分的方法和数的产生有效结合,深入理解的意义。再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在多层次多角度的追问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本质。
李菁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成长和收获感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对多个式子的分类整理中,归纳总结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随后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感悟到方程表象背后更多的内涵。
课后,重师附二小的蒋艳老师和重庆谢家湾学校的张文洁老师分别对课例进行了目标意图、环节设计的分享。吴家平主任就“落实‘以生为本’,双减与提质并行”做专业引领。
在互动交流后,吴主任首先肯定华福小学的孩子想参与、想表达,参会老师爱学习、会学习。接着,吴主任对本赛场本届赛课情况进行综述反馈,重温课堂需要做到“三关注”即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表扬赛场呈现的课堂亮点,也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建议。最后,吴主任提出要求:课堂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通过有效情境、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坚持目标导向,关注学生立场,指向高阶思维,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
通过本次研训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深度学习与作业功能的高效落实;通过研课引领,深化了对减负提质的理解,更是树立了数学学科的课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数学均衡发展。



